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院在超级电容器储能与器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发布时间:2024-04-1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由于其超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在辅助性应急电源、大功率电源、新能源电动车启停电源、能量回收系统以及智能电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水系超级电容器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实用安全性高等优势,但由于水热力学稳定性差导致其电压窗口窄、能量密度低,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近期,学院杨超副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β型酞菁锌(β-ZnPc)正极的柔性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如图1所示,ZnPc是通过甲醇钠催化和超声波辅助下的环化反应制备的。ZnPc300 °C退火后,发现从α-ZnPcβ-ZnPc的结构转变,这可能是由于相邻ZnPc分子层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所致。与α-ZnPc相比,β-ZnPc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和更好的倍率性能,归因于其更的比表面积和更丰富的孔结构。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ZnPc的差分电荷密度以及对Zn2+的吸附能,发现不饱和氮作为活性位点对Zn2+的吸附/解吸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柔性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提供86.2 Wh kg−1的能量密度,在经过10万次循环后仍保持73.4%比电容,为开发高能量长寿命的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开辟了新途径(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68, 143875.)。

1

1 β-ZnPc的合成与表征

此外,采用吡咯泡沫模板聚合以及后续碳化过程,制备了一种Ni3S2/Ni2O3@N-CNA复合电极材料,用作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正极采用不同正极液和负极液的解耦电解质策略,基于Ni3S2/Ni2O3@N-CNA正极的Li+吸附/解吸过程和Zn负极的Zn2+剥离/Zn沉积过程,该混合超级电容器表现出宽电压窗口(0.4-1.8 V)、高能量密度(64.2 Wh kg-1)的特性。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Ni3S2/Ni2O3异质结可以促进水合Li+去水化过程,有利于提升赝电容性能。该解耦电解质策略,为获得高能量密度的水系锌离子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提供了新思路(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4, 654, 709-718.)。

在钠离子电容器的研究上,提出了一种缺陷工程策略,通过NaV共掺杂BiFeO3NV-BFO)来提高钠离子电容器的性能。XPSEPR表明,Na掺杂促进氧空位的形成,V掺杂抑制氧空位的形成。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氧空位和V离子通过空间和电场效应显著降低Na+扩散势垒,有效促进晶体中Na+的输运。NV-BFO//NV-BFO电容器的电化学动力学分析表明,电容控制的容量归因于NV-BFO电极快速的Na+脱嵌-嵌入过程。这种NaV共掺杂BiFeO3实现缺陷工程的新策略,揭示了NaV共掺杂对氧空位缺陷以及钠离子输运的影响,为开发高性能钠离子电容器开辟了新途径(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4, 90, 453-463.)。



供稿审核:刘广强

编辑审核:王文志

终审:满忠晓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文志

友情链接
Baidu
sogou